casescm@163.com 010-6543-6703
镇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苹果产业开发工作的意见---镇政发〔2010〕35号---2010年12月09日


image


镇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苹果产业开发工作的意见

镇政发〔2010〕35号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10〕1号),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建设基地,形成特色,增收富民,尽快提高我县苹果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实施苹果基地建设工程和优果工程,全面扩大优质苹果栽培面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实现栽植品种优良化、布局合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果品安全化、经营一体化,努力把我县建成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二、目标任务

  在现有的基础上,2010年完成优质苹果基地建设8万亩,2011年完成8万亩,2012年完成9万亩。通过3年努力,到2012年底,全县苹果留存面积达到40万亩,户均达到3.5亩,其中挂果园面积15万亩。苹果总产量达到11万吨,产值1.3亿元,苹果贮藏能力达到4万吨以上,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3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5%。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优质苹果。

  2、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广应用高新实用栽培管理技术,努力提高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3、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苹果产后处理、加工、保鲜、贮藏等设施,推进苹果产业化开发。

  4、坚持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推动与典型带动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运用比较效益激励和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推动工作。

  5、坚持自力更生,争取国家和省、市扶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苹果产业发展投入机制。


  四、2010年苹果产业发展重点

  (一)全力抓好新栽,大力发展规模基地。以屯字、上肖、城关、南川、郭原、平泉、新城、中原、太平、孟坝、临泾、庙渠、新集、马渠14个乡镇为重点发展基地乡镇,年内完成新栽8万亩。采取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办法,规划上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结合、与近年栽植片带结合、与水源交通条件结合、与土地流转结合。在苗木选用上,优先选用2至3年生优质壮苗;在栽植上,全面推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严把“规划、苗木、栽植、管护、验收”五个关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大力推行标准化建园技术,全面落实规划放线、挖坑埋肥、栽植定干、埋土防寒、检查验收“流水”作业规程,确保标准化建园。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果园管理技术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产业技术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全县果园管理水平,增强苹果产业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部门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苹果产业技术提高培训班,为我县建立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的林果专业技术队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留下来”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技术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管理技术。聘请专家教授,围绕苹果园管理,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授课,加强学历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坚持开展技术普及培训,全面提升广大果农果园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县聘农民果树技术员的示范引导作用,强化果农技术普及培训,力争使果农户户会管理,个个懂技术,力争培养一批“立足产业、面向市场”的产业带头人。

  (三)创建标准化果园,提升苹果产业竞争力。创建标准化果园是提高现有果园的管理水平,指导广大果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有效途径。要选取规模集中、基础良好的果园,按照标准化果园创建的要求创建示范园,落实果园土肥水标准化管理、阳光树形培养、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通过示范带动,加快标准化建园步伐,逐步扩大标准化果园规模,普遍提高果品质量,全面提升我县苹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确保苹果苗木自给。由于外调苗木适应性差,成活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苹果基地建设步伐。今年依托镇原县绿洲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500亩,出圃合格苗木450万株。

  (五)组建合作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了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和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2010年计划扶持建立上肖乡农民果业合作社。以果业局为依托,选取有影响的苹果经纪人组建镇原县苹果产销协会,为果农提供周到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大做强我县“甘旭”苹果品牌。

  (六)搞好果品贮藏,提高果品产值效益。目前,全县规模以上贮藏果库只有一座1500吨贮量的恒温保鲜库,其它都是家庭果窖,全县贮藏能力只有1.8万吨。2010年,计划以屯字镇、上肖乡等农村果业协会为依托,扶持建设保鲜贮藏库3座,其中1000吨气调库1座,500吨机械恒温贮藏库2座。


  五、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动员。苹果是我县最具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是比较效益最好的农民增收项目。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标语、墙报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苹果致富典型户现身说教、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进行宣传动员,尤其要深入乡村、农户,多给农民群众算账对比,消除基层干部群众思想顾虑,增强发展苹果产业的自觉性。要采取出动宣传车、召开干部大会、村民大会、研讨论证会等形式,把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目标和主要措施宣传到户到人,争取群众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家家户户栽苹果、乡乡村村建基地的良好发展局面,扩大基地规模。

  (二)坚持栽管并举。以现有基地为基础,全面落实龙头牵动栽、科技推动栽、项目拉动栽、服务促动栽、政策驱动栽、帮扶助动栽等六大栽植措施,规模发展。要以户为主,因地制宜,围庄连片,整村推进,加快基地建设步伐,高标准、规范化建设苹果万亩乡、千亩村,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努力把全县建成一个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大果园。要下决心落实新建幼园扩盘、拓带、间作套种等措施,坚决禁止在果园套种小麦等作物,千方百计抓好新栽果树的管护管理工作。林业部门要制定幼园管护管理办法,强化管理,提高幼园保存率和成园率。

  (三)切实靠实责任。全县上下要把加快苹果产业开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集中人力、财力,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要加强调查研究,强化科学指导和宏观调控,努力搞好市场信息、技术推广、典型引路、产品营销、政策法规等服务工作。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奖优罚劣的利益导向机制,把苹果产业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范围,实行单项考核奖惩。

  (四)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我县属全省18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之一,要按照《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积极争取产业发展扶持项目资金,切实增强项目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后劲。争取果农技术培训资金,建立健全县乡果农技术培训体系,扶持培训果农及农民技术员,每年培训果农达到1万人(次)。争取标准化果园建设资金,选择基础良好的果园争取列入省级标准化果园项目,每年创建优质示范园2处400亩。争取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资金,建成优质苗木繁育基地,为扩大基地规模培育优质苗木。争取合作组织扶持资金,积极扶持建立乡村果业合作组织,组建县级苹果产销协会,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通过争取省级果库建设补助项目资金,加快保鲜贮藏库建设,增强全县果品贮藏能力和基础保障能力。

  (五)强化资金管理。县上要建立苹果产业发展资金专户,管好、用好省市的苹果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挤占苹果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使每一分钱都用到苹果产业发展上,确保我县苹果产业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附:镇原县2010年苹果栽植任务分解表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镇原县2010年苹果栽植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项目   

乡镇

任务

示范点

    

任务

其中:优质示范园

合计

80000

40000

14000


城关

4600

23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临泾

5700

30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南川

4200

2100

500


屯字

7700

4000

2000

两个10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上肖

7000

3500

2000

两个10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太平

5800

30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孟坝

6700

35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新集

5700

32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方山

500




三岔

500




殷家城

500




马渠

3600

1800

500


庙渠

5200

2600

500


开边

500




武沟

500




郭原

5200

2600

500


平泉

5700

30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中原

5200

27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新城

5200

2700

1000

两个500亩以上优质示范园



资料来源:镇原县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链接:https://www.gszy.gov.cn/xxgk/zcwj/xzfwj/zzf4zyxrmzf/content_605

收录时间:2024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