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陵县人民政府
关于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十二条实施意见
兰陵政发【2022】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单位,兰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农高区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着力打造对接长三角先行区,加快农业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中转型升级,通过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群众收入水平,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以26家对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为重点,大力开展“专家+基地”一对一帮扶活动,深入推进蔬菜“五品”改良工程和“五标”提升行动,为预制菜提供优质原材料;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突出规模化、智能化,推进基地和品牌建设,蔬菜标准化基地发展到20万亩以上,稳定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产量500万吨以上,畜牧类规模养殖户100家、肉蛋奶产量48万吨以上,水产养殖面积4.5万亩、产量1.5万吨以上。(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对现有鸿强供应链、好好吃饭、清真食品、成大食品、递一棒、清源食品、运丰蔬菜等20余家涉及预制菜加工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问题。通过政策扶持、金融赋能,指导企业提档升级和扩大生产规模,引导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发挥其在新发展格局中促消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力争扶持培育一批在预制菜业界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地方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充分发挥农企园、科技城、农场平台载体作用,招引一批预制菜研发、加工企业,并纳入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范畴,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力争建成多品类预制菜产业链,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兰陵特色农业优势和鲁菜品牌优势,推动预制菜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支持本地企业发展预制菜产业,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区科技平台、进出口平台建设,力争一年内新上预制菜加工项目5个以上。(县科技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投资促进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依托我县农产品种类丰富优势,瞄准填补市场空白盲区,挑选优质原材料,细化预制菜品类,按照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综合开发即食食品(开包即食)、即热食品(加热食用)、即烹食品(熟料加调味)、即配食品(净菜加调味)四大类产品,力争一年内高品质预制菜品达到100个以上。(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教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重点开展预制菜共性基础研究,建立原料和菜谱数据库,研发原料半成品加工与贮存技术,设计研发预制菜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等装备,开发新厨具、新餐具、新包装。加快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中央厨房建设指南、包装通用要求、冷链物流运输要求以及分类基础标准、品质评价检测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进预制菜向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设立预制菜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加快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成果及技术转化,扩大产业化规模。(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组织引导仓储冷链物流企业与预制菜生产企业对接,构建以荣庆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为主渠道的预制菜流通体系。鼓励支持仓储冷链企业研发预制菜专用装备,培育一批跨区域的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企业。支持生产基地建设预制菜专供销区前置仓,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闭环供应模式。(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供销社、县邮政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大力培育预制菜出口企业,重点扶持大蒜、牛蒡等特色预制菜企业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积极开展同业交流合作,利用各类推介会、展销会使兰陵预制菜走向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实现“一产变二产(预制菜)”。支持本土预制菜以高性价比产品进学校、工厂、医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食堂。(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鼓励职业院校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建设,探索“学校+企业+基地”培育模式。发挥鲁菜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预制菜生产、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产业发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相关部门要将预制菜生产、加工内容列入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鼓励兰园、蓝海等酒店参与开发推广预制菜品。利用各类招聘会招引人才,对招引的行业高学历人才享受“归雁”人才政策。(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教体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活动,鼓励预制菜企业创建加盟网店。依托兰陵县菜博会、对外推介会等展会平台,每年组织筹办2场专场推介活动。加强我县预制菜品牌宣传推广,打造“苍山蔬菜”兰陵预制菜品牌,让兰陵预制菜产业成为消费亮点产业。探索汇总预制菜产销大数据,实现全产业链大数据的统一归集,促进科学合理生产经营。(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开展预制菜贷款贴息,对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含)以上的预制菜项目,申请200万元(含)以上贷款的按照当年基准利率给予一次性全额贴息,每户贴息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预制菜企业当年纳入规上企业的奖励按照《兰陵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兰陵政发〔2021〕10号)执行。对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预制菜投资主体按当年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单体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农产品线上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予以奖补,按不超过年线上销售额的0.6%奖补,最高不超过6万元。支持预制菜企业建设和经营,优先提供用地指标。预制菜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但不能低于土地开发成本价。符合条件的预制菜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企业享受“四雁工程”等相关政策,积极向国家争取预制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并开展培训宣讲。(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地方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民银行兰陵县支行以及其他各银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支持建设富有兰陵文化的预制菜美食文化城(街),传承弘扬“品味鲁菜”餐饮文化,推进预制菜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营造预制菜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在数字农业平台上开设“预制菜科普”专栏,加强预制菜科普宣传,推进预制菜展示场地建设。利用网、屏、端等平台加大预制菜品牌文化建设和科普力度,让兰陵预制菜成为新餐饮风尚、新餐饮模式、新餐饮文化产业的引领者。(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着眼高标准、引领高品质,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间到餐桌系列标准。加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强化法治意识,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黑作坊”,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依托县检验检测中心,对预制菜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定期到企业开展预制菜抽检。探索建立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体系,实现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基地生产全程监管,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商务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检验检测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本意见自2022年5月10日施行,试行期1年,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
资料来源: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收录时间:2023年0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