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scm@163.com 010-6543-6703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东政办字【2022】69号---2022年12月28日



QQ截图20230315222212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东政办字【2022】6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预制菜是以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采用现代化标准集中生产,经预加工的成品或者半成品。为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22〕138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集聚资源要素,强化政策支持,突出品牌培育和产业链条延伸,推动引导预制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预制菜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预制菜龙头企业5家,全市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达到50家,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亿元,打造一批装备技术先进、品牌效应凸显、示范带动力强的预制菜产业集群。


二、主要措施

(一)建设优质原料生产供应基地。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聚焦水稻、莲藕、滩羊、大闸蟹、对虾、贝类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优质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原料供应基地,推动预制菜产业向链条前端延伸。鼓励预制菜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基地等多种方式,稳定原料供应,保障质量品质。(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培育壮大预制菜企业。着力做强龙头企业,支持大型企业牵头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建立完善智能化设计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配送体系。强化预制菜中小企业培育。对预制菜企业创建为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在信贷担保、贷款贴息、品牌创建、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优先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按规定给予奖励扶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区。建立预制菜项目储备库,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黄河口预制菜产业园、黄河口滩羊精深加工产业园等建设,支持开展技术协同攻关、产品协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将新上总投资1亿元以上、投资强度300万元/亩以上预制菜项目优先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强化土地等要素资源保障。精准招引国际国内预制菜优势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做实项目、做强企业、做优园区。(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科技创新和装备水平。鼓励预制菜企业、行业协会自建或与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对新认定备案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经省科技厅绩效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给予10万元后补助支持。对预制菜企业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给予一定补助。对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符合申报研发财政补助条件的预制菜企业,按其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围绕重点领域开展预制菜营养、品质、风味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集中攻关全链条新型实用技术。鼓励预制菜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改造。(市科技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开发预制菜多元产品。推动传统地方特色食品与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结合,大力开展功能性、便利性、保健性预制菜研发,丰富预制菜产品种类。支持预制菜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特色突出、复原性好的技术和产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建设预制菜冷链物流设施。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设施建设,提高产地仓储保鲜能力。利用中央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资金,建设预制菜冷链仓储、加工、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构建“原料—车间—餐桌”全程冷链物流闭环体系。引导冷链物流运输企业与预制菜企业合作对接,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构建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冷链物流网络。(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口岸和物流发展中心、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构建预制菜标准质量体系。坚持标准引领,鼓励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主导或参与制定预制菜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或社会团体围绕原料生产、产品供应、加工生产与食品营养及功能等方面,加快预制菜标准研制。严格落实预制食品生产标准,推动“明厨亮灶”向预制菜生产车间、中央厨房等加工环节延伸,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健全完善预制菜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强化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预制菜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挥信用监管作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大预制菜品牌创建力度。深度挖掘地方美食文化内涵,鼓励将传统美食、特色名吃融入预制菜,培育一批知名预制菜特色品牌。将预制菜企业和产品纳入东营市整体形象对外宣传范围,鼓励预制菜企业参与“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评选,争创全国农业精品品牌、省知名企业产品品牌、省预制菜“十大品牌”,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奖项评选。对当年成功创建为上述品牌的主体最高奖励10万元,参加以上评选的单个主体不重复奖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预制菜产销对接。鼓励建设预制菜信息化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大力发展预制菜团餐配餐。引导预制菜企业经营主体共同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抱团发展。鼓励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搭建预制菜产销对接平台,举办各类预制菜产销对接会、推介会等,对预制菜企业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展会的,按展位费总额给予一定补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预制菜电商基地,拓展直播带货、定制生产等模式,打造“网红”预制菜产品。大力培育预制菜出口示范企业,推动预制菜产品“走出去”。(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信贷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预制菜产业量身定做金融支持方案,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对符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小微、“三农”融资的实施意见》(东金监发〔2022〕2号)支持范围的预制菜生产企业,依政策享受“见贷即担”融资担保服务。支持银行机构开发金融产品,加大对预制菜行业企业的信贷资源投入。鼓励保险机构针对预制菜产业争取应用专项保险产品,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东营银保监分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加强预制菜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有经营理念、市场眼光、创新能力的预制菜企业家。加大预制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将其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培养一批预制菜产业技术人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东营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定期会商重大事项,及时解决行业发展问题。各县区要建立相应协调机制,制定细化落实方案,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沟通协调,确保相关扶持政策有效衔接,合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政策扶持。统筹涉农资金,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激励政策向预制菜产业重点县区倾斜。发挥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产业项目,通过吸引基金投资或股权直投等方式给予支持。各级财政要因地制宜将预制菜产业纳入本级财政支持范围,在不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支持企业预制菜项目建设。对工商资本年实际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的预制菜项目,由省市县财政联动按实际新增投资额的1%给予奖补。(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做好宣传引导。深入挖掘预制菜品牌亮点和企业品牌故事,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推动预制菜品牌传播及形象塑造。及时总结预制菜产业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宣传推广典型模式,营造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东营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组成人员名单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东营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协调机制组成人员名单


总召集人:梁润生(副市长)

召集人:徐晓辉(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英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王清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王锡勇(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

             于泳浩(市财政局副局长)

             于冠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戴景鹏(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陈   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寿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三级调研员)

             孙建坤(市商务局副局长)

             盖云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袁勤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王金泽(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盖   鹏(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扈骏凯(市新旧动能办副主任)

             李春祥(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

             岳志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

             沈   航(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主任)

             商桂林(市供销社副主任)

             刘   强(市口岸和物流发展中心副主任)

             石守礼(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永清(市人行副行长)

             王百春(东营银保监分局一级调研员)

             刘书芳(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

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王英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机制不纳入市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不刻制印章,不对外正式行文。



资料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网站

收录时间:2023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