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典型案例】(二十三)
深化标准化建设 开创日照市内外贸一体化新局面
日照市聚焦内外贸一体化领域,以提升流通主体标准化水平,推动优质产品更好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目标,探索形成“强组织、实体系、聚政策、树标杆”的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日照模式”,梳理建立以六大优势产业为场景的城市标准体系,指导企业参与全市“三同”工程建设,制定商贸流通相关标准50余项,开创内外贸一体化新局面。
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通过对规模水平、设施设备及人员、管理及影响力、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综合考核,确定35家试点企业作为标准化试点工作的载体,承担标准体系实施、相关标准制定等工作任务。依托山东标准馆馆藏资源,搭建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标准资源供给平台,为企业提供商贸流通领域的标准信息查询、标准文本下载等服务,及时响应企业的标准资源需求,为企业开展标准化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面向试点企业开展标准化知识和标准体系实施培训,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及推动城市标准体系实施。
推动标准体系实施改进。开展市场调研,选取商贸流通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获取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和需求,了解商贸流通发展现状和特点。搭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体系,以日照市优势特色产业为引领,选取预制蔬菜流通、水产品流通、电子商务流通、汽车及零部件流通、大宗商品流通、桑蚕茧丝流通等6个重点领域搭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体系,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形成标准体系编制说明、标准体系框架图、标准明细表、标准汇编等材料。组织开展标准体系实施,以试点企业为载体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实施,建立实施情况的检查、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形成《日照市内外贸一体化标准体系实施情况反馈表》和《日照市内外贸一体化标准体系实施检查记录表》,通过开展实施检查,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在试点参与企业中的实施率均达到90%以上。
全面开展“三同”工程。制定“三同”团体标准,根据日照市“三同”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并发布了T/SDAS 693—2023《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管理要求》等3项团体标准,加强对“三同”企业生产加工、销售门店顾客服务以及产品信息追溯等工作的管理,实现“三同”工程建设有标可依。依托日照市“三同”促进联盟,全面推进“三同”工程建设,建设“三同”产品销售示范店,展示和销售“三同”企业产品,示范店内设立产品直播中心,方便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推介。建立“三同”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三同”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网站
原文链接:http://scjss.mofcom.gov.cn/fgbz/jyjl/art/2024/art_11fd037080b74aad937f14d59e09700e.html
收录时间:2024年12月11日